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长安区分院持续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创新教育模式,打造法治课堂新体验
长安区人民检察院依托“法治副校长”制度,选派优秀检察官深入辖区中小学校,结合典型案例,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互动式法治课件,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开展模拟法庭,提升实践能力
长安区检察院联合区教育局、共青团等单位,定期组织“模拟法庭”活动。学生们通过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角色,亲身体验司法程序,加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这一举措不仅锻炼了青少年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法治信仰和社会责任感。
三、强化心理疏导,关爱特殊群体
针对部分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困惑和行为偏差,长安区检察院设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关爱中心”,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和检察官共同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辅导和法律咨询。通过个案跟踪、家庭访谈等方式,帮助问题青少年重回正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
四、拓宽宣传渠道,营造法治氛围
长安区检察院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发布法治教育内容和典型案例分析,扩大宣传覆盖面。同时,在社区、学校举办法治讲座和展览,邀请家长参与,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网络,共同营造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五、结语与展望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长安区分院通过多元化的法治教育举措,为青少年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法律“防护墙”。未来,该院将继续探索创新,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为培养知法、守法、用法的下一代贡献力量。